新聞資訊
NEWS
最新文章
NEWS
火罐療法也是人們常說的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,利用燃燒、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,造成負壓,使罐吸附于體表特定部位,產生廣泛刺激,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,而達到防病治病,強壯身體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。
相信很多人對于拔罐的作用不是很了解,以為拔罐只是一種保健療法,沒有什么實質性作用,其實不然,拔罐有它自己的作用,也有它自己的適應癥,那么拔罐都有哪些適應癥呢?
拔罐療法適應癥及主要穴位
呼吸系統(tǒng)適應癥
急性及慢性支氣管炎、哮喘、肺水腫、肺炎、胸膜炎。主穴:大杼、風門、肺俞、膺窗。
消化系統(tǒng)適應癥
胃神經痛、消化不良癥、胃酸過多癥。主穴:肝俞、脾俞、胃俞、隔俞、章門。
急性及慢性腸炎。主穴:脾俞、胃俞、大腸俞、天樞。
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適應癥
高血壓。主穴:肝俞、膽俞、脾俞、腎俞、委中、承山、足三里。重點多取背部及下肢部。
心律不齊。主穴:心俞、腎俞、膈俞、脾俞。
心臟供血不足。主穴:心俞、膈俞、膏肓俞、章門。
運動系統(tǒng)適應癥
頸椎關節(jié)痛'肩關節(jié)及肩胛痛、肘關節(jié)痛。主穴:壓痛點及其關節(jié)周圍拔罐。
背痛、腰椎痛、骶椎痛,髖痛。主穴:根據疼痛部位及其關節(jié)周圍拔罐。
膝痛、裸部痛、足跟痛。主穴:在疼痛部位及其關節(jié)周圍,用小型玻璃火罐,進行拔罐。
神經系統(tǒng)適應癥
神經性頭痛、枕神經痛。主穴:大椎、大杼、天柱(加面墊)、至陽。
肋間神經痛。主穴:章門、期門、及肋間痛區(qū)拔罐。
坐骨神經痛。主穴:秩邊、環(huán)跳、委中。
因風濕勞損引起的四肢神經麻痹癥。主穴;大椎、膏盲俞、腎俞、風市,及其麻痹部位。
頸肌痙攣。主穴:肩井、大椎、肩中俞、身柱。
腓腸肌痙攣。主穴:委中、承山及患側腓腸肌部位。
面神經痙攣。主穴:下關、印堂、頰車,用小型罐,只能留罐6秒鐘,起罐,再連續(xù)拔10次到20次。
隔肌痙攣。主穴:隔俞、京門。
那種拔罐療法更好呢?-玄鹿微電腦治療儀
現代科技中的玄鹿微電腦治療儀是結合我國傳統(tǒng)的中醫(yī)、針灸、中藥理論和現代電腦技術研究成功,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、扶正祛邪,是標本兼治的優(yōu)選療法。不僅具有拔罐療法更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創(chuàng)新拔灸療法,在拔罐的同時還可以進行無痛針灸療法。